金沙乐娱app下载

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
ADMIN 加入时间:2013-03-30 12:44:16

黑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发展股份有限企业

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

 

 

 

第一章 总则

 

 

 

 

第一条 为规范黑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发展股份有限企业(以下简

 

称“企业”)的财务报告,加强财务报告的编制、对外提供、

 

分析利用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管理,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

 

求,落实责任制,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、真实完整和有效

 

利用,防范财务报告风险,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等有关法

 

律、法规和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》的要求,制定本制度。

 

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财务报告,是指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

 

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、现金流量的文件。包

 

括会计报表、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

 

相关信息和资料。

 

第三条编制、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,至少应当

 

关注下列风险:

 

(一)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

 

计准则制度,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。

 

(二)提供虚假财务报告,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,造成决

 

策失误,干扰市场秩序。

 

 

 

- 1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三)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,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

 

理中存在的问题,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。

 

第四条 企业严格实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

 

准则制度,加强对财务报告编制、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

 

程的管理,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,落实责任制,确保财务

 

报告合法合规、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。

 

第五条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,不得含有虚假

 

的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。企业董事会、监事会及董事、监

 

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应保证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、

 

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,并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

 

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。

 

第六条 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

 

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,有关审计报告由上述会计师事务

 

所盖章及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。纳入合并

 

范围的重要子企业和特殊目的主体的年度财务报告,也应由

 

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。

 

第七条企业财务总监负责组织领导报告的编制、对外提

 

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。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

 

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,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务部门

 

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,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、

 

完整性负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- 2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第二章 财务报告的编制

 

 

 

 

第八条财务报告分为年度、半年度、季度和月度财务报

 

告。年度、半年度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:

 

(一)财务报表;

 

(二)财务报表附注;

 

(三)补充资料。

 

第九条 企业编制财务报告,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、事

 

项以及完整、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,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

 

及相关规定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企业不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,随意改变财务

 

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、指使、强令企业违反企业

 

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,改变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

 

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第十条 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工作至少应当包括:

 

(一) 财务报告编制方案

 

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,企业财务部负责制定年度财务报

 

告编制方案,明确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法(包括会计政策和

 

会计估计、合并方法、范围与原则)、年度财务报告会计调

 

整政策、披露政策及报告的时间等。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经财

 

务部经理审核后,提交财务总监核准后签发至各参与编制单

 

 

- 3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位。

 

(二)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相关处理:

 

1、对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应予以高度关注。其中:

 

重大事项通常包括:以前年度审计调整、会计准则制度的变

 

化、年度内合并报告范围的变化等对财务报告的影响;非常

 

规事项是指企业在以往经营及帐务处理中未曾发生的特殊

 

事项,包括但不限:商誉、投资性房地产、或有事项计量、

 

股份支付、债务重组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等。

 

2、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处理:企业财务部定期与资

 

产管理部、证券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分、子企业沟通,组织沟

 

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,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、公允价值计

 

量等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,对重大会计事项及非常规事项进

 

行会计处理前,由各经办部门及经办人员提供相关审核批准

 

文件后,财务部编制《XX 年度(半年度)重大财会事项处理

 

意见的报告》,依据《重大财会事项的判断与处理》的相关

 

流程操作报批,并根据批复意见后,进行账务处理。

 

(三)清产核资

 

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,需进行全面资产清查、减值测试

 

和核实债务工作:

 

1、确定具体可行的资产清查、债权债务核实计划。

 

2、做好各项资产清查、债权债务的核实工作,包括:与

 

银行核对对账单、盘点库存现金、核对票据;核查结算款项,

 

 

- 4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包括应收款项、应付款项、应交税金等, 是否存在,与债务、

 

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、债权金额是否一致;核查原材料、在

 

产品、自制半成品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

 

数量是否一致,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;核查账面投

 

资是否存在,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

 

定进行确认和计量;核查房屋建筑物、机器设备、运输工具

 

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,清查土

 

地、房屋的权属证明,确定资产归属;核查在建工程的实际发

 

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等。

 

3、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差异,应当分析原因,提出处

 

理意见并报经理办公会审核,针对存在重大差异的,还应将

 

清查、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

 

构报告,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

 

会计处理。

 

(四)对账、调账、差错更正及结账

 

企业本部及各分子企业财务部门应在日常定期核对会

 

计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账、调账、差错更正等业务,然后实

 

施关账操作。具体管控措施:

 

1、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、金额等是

 

否一致,记账方向是否相符。

 

2、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

 

度。

 

 

- 5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3、调整有关账项,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,合理确定本

 

期应计的收入、费用。

 

4、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、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

 

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。对于调整项目,需要取得和

 

保留审批文件,作为调整依据。

 

5、企业及分子企业应当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,

 

不得提前或者延迟。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 12 月 31

 

日;半年度、季度、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、每

 

季、每月的最后一天。不得为了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,

 

或把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延至下期记帐,也不得先编财

 

务报告后结账。应在当期所有交易和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务

 

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,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。

 

6、如果在当期关账之后需要重新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

 

间,须经财务部经理审批后进行。

 

第十一条编制个别财务报告:

 

(一)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金额

 

应当真实可靠。一是各项资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,如有

 

减值,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,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。二是各

 

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,不得提前、推迟或不确认

 

负债,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。三是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企业

 

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,由实收资本(或

 

股本)、资本公积、留存收益等构成。做好所有者权益保值

 

 

- 6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增值工作,严禁虚假出资、抽逃出资、资本不实。

 

(二)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、费用和利

 

润。一是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,不得虚列或

 

者隐瞒收入,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。二是各项费用、成本的

 

确认应当符合规定,不得随意改变费用、成本的确认标准或

 

计量方法,虚列、多列、不列或者少列费用、成本。三是利

 

润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、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

 

失等构成。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、分配方法,编造虚假

 

利润。

 

(三)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、投

 

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构成,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

 

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。

 

(四)进行校验审核工作,包括期初数核对、财务报告内

 

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审核、报表前后勾稽关系审核、期末数

 

与试算平衡表和工作底稿核对、财务报告主表与附表之间的

 

平衡及勾稽关系校验等。

 

(五)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编制附注。对报表中

 

需要说明的事项,作出真实、完整、清晰的说明。检查担保、

 

诉讼、未决事项、资产重组等重大或有事项是否在附注中得

 

到反映和披露。

 

第十二条编制合并财务报告:

 

分级收集合并范围内子企业的财务报告并审核,进而编

 

 

- 7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制企业合并财务报告,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

 

和现金流量。

 

(一)编报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中采用成

 

本法核算的控股子企业,并考虑所有相关情况,以确定合并

 

范围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,由财务负责人审

 

核、确认合并范围是否完整。

 

(二)财务部门收集、审核下级单位财务报告,并汇总出

 

本级次的财务报告,经汇总单位财务负责人审核。

 

(三)财务部门制定内部交易事项核对表,报财务负责人

 

审批后下发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。财务部门核对本单位及

 

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事项和金额,如有差

 

异,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。编制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

 

来表交财务负责人审核。

 

(四)对合并抵销分录实行交叉复核制度,具体编制人完

 

成调整分录后即提交相应复核人进行审核,审核通过后才可

 

录入试算平衡表。通过交叉复核,保证合并抵销分录的真实

 

性、完整性。

 

 

 

 

第三章 报告的对外提供

 

 

 

 

第十三条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核:

 

(一)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,主要

 

 

- 8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并签名盖章;财

 

务总监审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合法合规性,并签

 

名盖章;企业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整体合法合规性,并签名

 

盖章。

 

(二)企业应保留审核记录,建立责任追究制度。

 

(三)财务报告在对外提供前应当装订成册,加盖公章。

 

第十四条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计:

 

(一)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选择符合资质的

 

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。

 

(二)企业不得干扰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,并应对审计意

 

见予以落实。

 

(三)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,应

 

随财务报告一并提供。

 

第十五条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:

 

(一)企业的财务报告需经经理办公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

 

审核通过后向全社会提供。如确有需要,提前向有关部门报

 

送财务报告的,按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做好登记和保密

 

工作。

 

(二)由财务部经理、财务总监、企业负责人逐级把关,

 

对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,格式的合规性等予以审

 

核,确保提供给投资者、债权人、政府监管部门、社会公众

 

等各方面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

 

 

- 9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法完全一致。

 

(三)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

 

度对报送时间的要求,在财务报告的编制、审核、报送流程

 

中的每一步骤设臵时间点,对未能按时及时完成的相关人员

 

进行处罚。

 

(四)相关人员在编制和传递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负有保

 

密义务,保证财务报告信息在对外提供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

 

内。

 

(五)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,并按有关规

 

定妥善保存。

 

第四章 报告的分析利用

 

 

 

第十六条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,全面分析

 

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,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

 

平。

 

(一)编写时要明确分析的目的,运用正确的财务分析方

 

法,并能充分、灵活地运用各项资料。分析内容包括:一是

 

企业的资产分布、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结构,通过资产负

 

债率、流动比率、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

 

营运能力;分析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,了解和掌握企业规

 

模和净资产的不断变化过程。二是分析各项收入、费用的构

 

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,通过净资产收益率、每股收益等指标,

 

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,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

- 10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。

 

三是分析经营活动、投资活动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

 

转情况,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

 

行,防止现金短缺或闲臵。

 

(二)财务总监应当在财务分析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

 

作用,负责组织领导工作。同时负责审核财务分析报告的准

 

确性,判断是否需要对特殊事项进行补充说明,并对财务分

 

析报告进行补充说明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料、重大

 

事项以及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要做重点

 

说明。

 

(三)企业财务分析会议应吸取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,对

 

各部门提出的意见,财务部应认真分析研究,进而修改完善

 

财务分析报告。

 

(四)修订后的分析报告应及时报送企业负责人审批。

 

 

 

第五章 附则

 

 

 

第十七条如因企业各部门或各单位提供材料不及时或

 

者不准确,导致定期报告延期披露或者多次修正,影响企业

 

声誉或股票价格的,企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。

 

第十八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

 

规范性文件实行。

 

第十九条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。

 

 

- 11 -


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
ADMIN 加入时间:2013-03-30 12:44:16

黑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发展股份有限企业

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

 

 

 

第一章 总则

 

 

 

 

第一条 为规范黑金沙乐娱app下载交通发展股份有限企业(以下简

 

称“企业”)的财务报告,加强财务报告的编制、对外提供、

 

分析利用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管理,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

 

求,落实责任制,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、真实完整和有效

 

利用,防范财务报告风险,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等有关法

 

律、法规和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》的要求,制定本制度。

 

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财务报告,是指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

 

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、现金流量的文件。包

 

括会计报表、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

 

相关信息和资料。

 

第三条编制、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,至少应当

 

关注下列风险:

 

(一)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

 

计准则制度,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。

 

(二)提供虚假财务报告,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,造成决

 

策失误,干扰市场秩序。

 

 

 

- 1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三)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,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

 

理中存在的问题,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。

 

第四条 企业严格实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

 

准则制度,加强对财务报告编制、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

 

程的管理,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,落实责任制,确保财务

 

报告合法合规、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。

 

第五条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,不得含有虚假

 

的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。企业董事会、监事会及董事、监

 

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应保证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、

 

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,并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

 

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。

 

第六条 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

 

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,有关审计报告由上述会计师事务

 

所盖章及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。纳入合并

 

范围的重要子企业和特殊目的主体的年度财务报告,也应由

 

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。

 

第七条企业财务总监负责组织领导报告的编制、对外提

 

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。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

 

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,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务部门

 

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,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、

 

完整性负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- 2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第二章 财务报告的编制

 

 

 

 

第八条财务报告分为年度、半年度、季度和月度财务报

 

告。年度、半年度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:

 

(一)财务报表;

 

(二)财务报表附注;

 

(三)补充资料。

 

第九条 企业编制财务报告,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、事

 

项以及完整、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,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

 

及相关规定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企业不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,随意改变财务

 

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、指使、强令企业违反企业

 

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,改变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

 

编制原则和方法。

 

第十条 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工作至少应当包括:

 

(一) 财务报告编制方案

 

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,企业财务部负责制定年度财务报

 

告编制方案,明确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法(包括会计政策和

 

会计估计、合并方法、范围与原则)、年度财务报告会计调

 

整政策、披露政策及报告的时间等。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经财

 

务部经理审核后,提交财务总监核准后签发至各参与编制单

 

 

- 3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位。

 

(二)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相关处理:

 

1、对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应予以高度关注。其中:

 

重大事项通常包括:以前年度审计调整、会计准则制度的变

 

化、年度内合并报告范围的变化等对财务报告的影响;非常

 

规事项是指企业在以往经营及帐务处理中未曾发生的特殊

 

事项,包括但不限:商誉、投资性房地产、或有事项计量、

 

股份支付、债务重组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等。

 

2、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处理:企业财务部定期与资

 

产管理部、证券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分、子企业沟通,组织沟

 

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,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、公允价值计

 

量等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,对重大会计事项及非常规事项进

 

行会计处理前,由各经办部门及经办人员提供相关审核批准

 

文件后,财务部编制《XX 年度(半年度)重大财会事项处理

 

意见的报告》,依据《重大财会事项的判断与处理》的相关

 

流程操作报批,并根据批复意见后,进行账务处理。

 

(三)清产核资

 

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,需进行全面资产清查、减值测试

 

和核实债务工作:

 

1、确定具体可行的资产清查、债权债务核实计划。

 

2、做好各项资产清查、债权债务的核实工作,包括:与

 

银行核对对账单、盘点库存现金、核对票据;核查结算款项,

 

 

- 4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包括应收款项、应付款项、应交税金等, 是否存在,与债务、

 

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、债权金额是否一致;核查原材料、在

 

产品、自制半成品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

 

数量是否一致,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;核查账面投

 

资是否存在,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

 

定进行确认和计量;核查房屋建筑物、机器设备、运输工具

 

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,清查土

 

地、房屋的权属证明,确定资产归属;核查在建工程的实际发

 

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等。

 

3、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差异,应当分析原因,提出处

 

理意见并报经理办公会审核,针对存在重大差异的,还应将

 

清查、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

 

构报告,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

 

会计处理。

 

(四)对账、调账、差错更正及结账

 

企业本部及各分子企业财务部门应在日常定期核对会

 

计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账、调账、差错更正等业务,然后实

 

施关账操作。具体管控措施:

 

1、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、金额等是

 

否一致,记账方向是否相符。

 

2、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

 

度。

 

 

- 5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3、调整有关账项,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,合理确定本

 

期应计的收入、费用。

 

4、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、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

 

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。对于调整项目,需要取得和

 

保留审批文件,作为调整依据。

 

5、企业及分子企业应当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,

 

不得提前或者延迟。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 12 月 31

 

日;半年度、季度、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、每

 

季、每月的最后一天。不得为了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,

 

或把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延至下期记帐,也不得先编财

 

务报告后结账。应在当期所有交易和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务

 

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,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。

 

6、如果在当期关账之后需要重新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

 

间,须经财务部经理审批后进行。

 

第十一条编制个别财务报告:

 

(一)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金额

 

应当真实可靠。一是各项资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,如有

 

减值,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,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。二是各

 

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,不得提前、推迟或不确认

 

负债,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。三是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企业

 

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,由实收资本(或

 

股本)、资本公积、留存收益等构成。做好所有者权益保值

 

 

- 6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增值工作,严禁虚假出资、抽逃出资、资本不实。

 

(二)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、费用和利

 

润。一是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,不得虚列或

 

者隐瞒收入,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。二是各项费用、成本的

 

确认应当符合规定,不得随意改变费用、成本的确认标准或

 

计量方法,虚列、多列、不列或者少列费用、成本。三是利

 

润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、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

 

失等构成。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、分配方法,编造虚假

 

利润。

 

(三)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、投

 

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构成,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

 

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。

 

(四)进行校验审核工作,包括期初数核对、财务报告内

 

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审核、报表前后勾稽关系审核、期末数

 

与试算平衡表和工作底稿核对、财务报告主表与附表之间的

 

平衡及勾稽关系校验等。

 

(五)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编制附注。对报表中

 

需要说明的事项,作出真实、完整、清晰的说明。检查担保、

 

诉讼、未决事项、资产重组等重大或有事项是否在附注中得

 

到反映和披露。

 

第十二条编制合并财务报告:

 

分级收集合并范围内子企业的财务报告并审核,进而编

 

 

- 7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制企业合并财务报告,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

 

和现金流量。

 

(一)编报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中采用成

 

本法核算的控股子企业,并考虑所有相关情况,以确定合并

 

范围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,由财务负责人审

 

核、确认合并范围是否完整。

 

(二)财务部门收集、审核下级单位财务报告,并汇总出

 

本级次的财务报告,经汇总单位财务负责人审核。

 

(三)财务部门制定内部交易事项核对表,报财务负责人

 

审批后下发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。财务部门核对本单位及

 

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事项和金额,如有差

 

异,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。编制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

 

来表交财务负责人审核。

 

(四)对合并抵销分录实行交叉复核制度,具体编制人完

 

成调整分录后即提交相应复核人进行审核,审核通过后才可

 

录入试算平衡表。通过交叉复核,保证合并抵销分录的真实

 

性、完整性。

 

 

 

 

第三章 报告的对外提供

 

 

 

 

第十三条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核:

 

(一)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,主要

 

 

- 8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并签名盖章;财

 

务总监审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合法合规性,并签

 

名盖章;企业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整体合法合规性,并签名

 

盖章。

 

(二)企业应保留审核记录,建立责任追究制度。

 

(三)财务报告在对外提供前应当装订成册,加盖公章。

 

第十四条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计:

 

(一)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选择符合资质的

 

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。

 

(二)企业不得干扰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,并应对审计意

 

见予以落实。

 

(三)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,应

 

随财务报告一并提供。

 

第十五条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:

 

(一)企业的财务报告需经经理办公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

 

审核通过后向全社会提供。如确有需要,提前向有关部门报

 

送财务报告的,按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做好登记和保密

 

工作。

 

(二)由财务部经理、财务总监、企业负责人逐级把关,

 

对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,格式的合规性等予以审

 

核,确保提供给投资者、债权人、政府监管部门、社会公众

 

等各方面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、编制依据、编制原则和方

 

 

- 9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法完全一致。

 

(三)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

 

度对报送时间的要求,在财务报告的编制、审核、报送流程

 

中的每一步骤设臵时间点,对未能按时及时完成的相关人员

 

进行处罚。

 

(四)相关人员在编制和传递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负有保

 

密义务,保证财务报告信息在对外提供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

 

内。

 

(五)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,并按有关规

 

定妥善保存。

 

第四章 报告的分析利用

 

 

 

第十六条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,全面分析

 

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,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

 

平。

 

(一)编写时要明确分析的目的,运用正确的财务分析方

 

法,并能充分、灵活地运用各项资料。分析内容包括:一是

 

企业的资产分布、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结构,通过资产负

 

债率、流动比率、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

 

营运能力;分析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,了解和掌握企业规

 

模和净资产的不断变化过程。二是分析各项收入、费用的构

 

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,通过净资产收益率、每股收益等指标,

 

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,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

- 10 -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。

 

三是分析经营活动、投资活动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

 

转情况,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

 

行,防止现金短缺或闲臵。

 

(二)财务总监应当在财务分析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

 

作用,负责组织领导工作。同时负责审核财务分析报告的准

 

确性,判断是否需要对特殊事项进行补充说明,并对财务分

 

析报告进行补充说明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料、重大

 

事项以及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要做重点

 

说明。

 

(三)企业财务分析会议应吸取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,对

 

各部门提出的意见,财务部应认真分析研究,进而修改完善

 

财务分析报告。

 

(四)修订后的分析报告应及时报送企业负责人审批。

 

 

 

第五章 附则

 

 

 

第十七条如因企业各部门或各单位提供材料不及时或

 

者不准确,导致定期报告延期披露或者多次修正,影响企业

 

声誉或股票价格的,企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。

 

第十八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

 

规范性文件实行。

 

第十九条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。

 

 

- 11 -
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